2005 年 12 月 號 第 十八 期
◎ 目 錄
-- 發報日期:民國 94 年 12 月 12 號 --
懺除業障 悲欣交集

◎ 台灣/南林寺涅槃

取捨巧偽  
輪迴轉世的事蹟
◎ 懺除業障 悲欣交集 ◎ 台灣/南林寺涅槃

一位比丘尼的往生

  每一位有志之佛教僧,多本著悟無常、了脫為本、上求下化、護教利生之志願,而割愛辭親、薙髮出家;當其面臨一期生命將盡之因緣來臨時,如何自在地解脫生死,圓滿其出家修道之初願,是每一位僧伽一生修道之終極目的;又其週遭之人,又該如何幫助他完成其志願呢?下面是記錄一位青年比丘尼發心修道之概況,及在一個月內,從檢查發現得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,依佛所教,萬緣放下,一心念佛求生西方,正念分明報安詳,念佛往生之經過。

  釋見華比丘尼,法名傳明,生於民國五十六年三月二十三日,祖籍南投,家中排行老么,家人多為虔誠之佛教徒,自幼體弱,但聰慧嫻靜,為父母心中之掌上明珠。見華法師善根深厚,學生時代即積極學習佛法,於民國七十九年皈依當代高僧雲老和尚。就讀彰化師範大學時,加入佛學社,並親近參加公上人主辦之大專女學生齋戒學會及台中蓮社,長期學佛法,於解行二門奠定良好之道業基礎,且多次在齋戒學會擔任解門組幹部,並於八十三年擔任齋戒學會總學員長。大學特殊教育系畢業後,前後從事中小學特殊教育工作達四年之久;任教期間,本佛子慈悲平等之心,教育智障兒童,每週多日於課後發心為智障兒童義務輔導教學,慈悲誠懇、盡心盡力,深獲家長及校方之感激讚許,故當其離職之時,諸多學生、家長及校方多不挽留。然見華法師痛念世間無常、生死迅速。決志出家究竟「後生」之大事,毅然辭去教師之職,於民國八十四年八月投南林精舍尼僧團,住持體察她非壽長之相,故而慈允她早日剃度出家,以增長福慧,令修行往生有把握。

  在沙彌尼期間,即因其優良之教理基礎,獲師長之讚許,而指示為居士班宣講《八大人覺經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及《出家功德經》,除僧伽教育外,常住職事亦貢獻良多。八十六年十月再依佛制次第進受六法,成為式叉摩那平日戒行嚴謹,積極學習大尼諸戒威儀,真實是「以戒為師」。八十八年十月底圓滿式叉摩那二年學戒後,同年十一月在常住求受具戒,成為清淨之比丘尼。見華師於初學佛時,即深信好樂淨土法門,平日所行即是「禪教律回歸淨土與儒佛一貫」,每日除拜佛、念佛、誦戒之定課外,又常以讀誦大乘經典如《法華經》、《金剛經》為其功課。其道心堅固,柔弱之身驅下,卻有堅強之信念、意志,故當其自知身患難治之急性骨髓性白血症後,能理性、泰然地處之。八十九年一月二十一日,見華師因重感冒發燒三天不退,送中國醫藥學院急救治療,檢驗為急性白血症且併發肺炎,當時他的白血球一○三○○○、血紅素七五六、血小板一八○○○,隨時有昏迷不醒而往生的狀況產生,常住大眾得知惡訊後,當晚於晚課後,集體為其誦《普門品》每人各三部,並緊急會議,商定於二十四日做骨髓穿刺檢驗前(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),為見華師解冤免難。故安排於二十二日寺眾拜《水懺》,並請宏法師施放大蒙山;二十三日寺眾再拜《水懺》一天,又幸蒙南普陀宗興法師等十位比丘,慈悲為其施放大蒙山超渡;二十四日常住眾念佛一天,又蒙宏杰法師蒙山超渡。

  另一方面,寺中醫療組負責人員及幾位師長,分頭請教住院醫師及為其南北尋,乃至聯絡僧伽醫療基金會之執行長慧明法師,請求協助尋;常住大眾則輪班每次三位到醫院照顧,伴其念佛,二位居士在醫院附近處理特殊飲食,教學組負責對其狀況深入了解,並講說予大眾了解。而其父母亦為他放生,前後二次,共發心了二十六萬元;其父親及其兄長並為他發願分別捐款新臺幣三十萬、二十萬元予慈善機構。法會結束後,其體溫下降,病況暫時趨於穩定。此時其父母才說出,見華師出家之年,曾有人對其父母言那一年見華師會出國,或出家或可能精神上異常...,而見華師不會再回來(家),而當年其父正因此言,故答允其出家;但一直覺得奇怪,出國、出家等都可再回家?怎麼說不會再回來呢?原來話中之意是暗示見華師出家之年,實則是與父母絕緣之年,幸賴出家,修福延壽,更得到僧伽的護持。住院期間,更是業現前,輪班照料的見觀師,當見華師的友人來探病後,送其出病房時,在病房門口,見到一位高瘦的男子,站在其友人身旁,待定睛一看,卻不見了;又有次拿藥與見華師吃時,因怕她會嘔吐出來,故拍拍她的背,聽到背後有女子的聲音說:「對啦!幫她拍一拍!(語)」,而二十二日拜《水懺》的第一天中午,在常住的成住師中午休息時,躺到床上一閉眼,即見到一位頭髮齊耳的女子,站在她的床頭前,問此女要做什麼?找誰?此女回答:「要找見華師」,待成住師睜開眼睛,該女卻消失不見。當天天氣冷,成住師將被蓋到頭部時,又見到該女子(據言非是有惡意的臉孔)。而見華師本人於未住院前數日,也夢見已往生的姑母及由地裡爬出很多黑色的小蟲。由經驗判斷其病,應有其宿冤親債主之因緣。

  二十四日骨髓穿刺檢查,確定為急性骨髓性白血M2型,此時病情雖稍有好轉,但血小板的指數卻一直不能有所回升。幾日後,見華師自己感知到,他過去世的一位男眾的冤親債主及與之所結冤業之情況。又有次休息時,見病床旁有一女眾,以有圓形小氣泡的塑膠袋,罩住她的頭,並以手掐她的脖子,在努力的喊念「阿彌陀佛」後(事實上,見華師他當下喊不出聲音,是用「心」喊的)才擺脫獲救。寺內法師到醫院探望,獲知此狀況,即為其冤親債主授三。依《無量壽經》之教理,為他們取法號同為「妙音」,由當時看顧她的一位沙彌尼代為禮拜。而因需靠藥物及不斷的輸血,才能維持其性命,西醫師建議儘快作化學治療,否則將很快惡化。師長們在詢問過幾位中西醫專家的意見及討論後,所獲結果「西醫言:不化療將昏迷死去,化療有百分之六十的性,但承受不了時,也是昏迷的死去。」其家人到處請教大德,皆勸一心念佛。寺中某些法師們堅持化療,希望見華師能痊癒回來,繼續並肩為佛教努力,大眾共修或私下定課,都努力地向,希望有所轉機。

  如負責典座的見源師,願將自己在大寮服務三年的功德向給他,又有將多年定課迴向予他,大眾都希望見華師能平安回寺,但問及本人意思,見華師自知體質衰弱,表示不想作化療,想儘快回寺,令身心更為安穩。由於見華師夙世之善根福德因緣,於病後感多方之善緣予以協助、向,如多位白血病之專醫師前來看治並提供藥方;多位長老、法師善信每日為其向;蓮因寺雲老和尚,每日放蒙山後,亦為其向;元月二十六日至二月一日,南林舉行佛七,佛力、法力、大眾之力加被,除其個人宿世的障難,能令見華師如壽未終則病速如壽已終能往生無障礙。佛七期間正覺精舍方丈慧天長老蒞臨,慈悲開示淨土法門之殊勝及念佛法要,開示錄音帶送往醫院予見華師恭聽,亦給他很大的鼓舞。二月三日見華師拒絕化學治療,決志求生西方,以回寺過年之由請假,自院返寺。當他回常住與大眾過年時,表現得心情開朗,談笑風生,不像有病;不過每兩天必需到醫院檢查及輸血,且其服務於衛生所的大姊,每天來寺為其作抽血檢查,寺中法師詢問有無往生之把握,見華師回答:「能否往生,全憑「信願」之有無。彌陀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:若有眾生,欲生我國,至心信樂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)」二月四日深夜至六日,因逢除夕及大年初一、二,又為見華師禮拜《三千佛懺》。見華師得病後,深深體會及印證「假使百千劫,所造業不亡,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」之真實不虛,因此對因果業緣有深深之體悟。

  自醫院回寺後,見華師又恐今世於無明中亦不慎結了惡業,故於二月六日向師長及大眾僧「自」求懺悔及感恩大眾之慈悲照顧,亦向父母懺悔及感恩撫育深恩,求心無礙,安心自在地求生西方。其病情時好時壞,身體開始對輸血產生排斥,於二月七日,住持親領見華師及常住大眾,於大殿至誠禮拜《水懺》,見華師親自向其冤親債主求哀懺悔及發無上大願;下午拜時,沙彌尼見聖師見到見華師的正前方,有一男眾(但僅半身)對見華師微笑,再回頭看見華師,卻見她本人的前面有另一個她自己的影相在禮拜,而有一個圓形的光圈,落在她影相的頸背上,八日再與大眾同誦《地藏經》、《普門品》、《無量壽經》、《彌陀經》,晚間幸蒙宏杰法師慈允為冤親債主「妙音」授幽冥戒,此後全體住眾開始輪班陪見華師念佛,為其鼓勵。此時身心安穩,病顏消失,多人見後都覺得其臉頰,由本來暗淡而垂下,變得向上揚而又有光彩。二月九日早上和尚尼領見華師往謁慧天長老。親自禮謝長老給予開示、鼓勵與加持,長老見後言宿業已消除,更鼓勵其萬緣放下,一心念佛祈求上品上生的信心,給予見華師最得力之開示——生不生,必死不死」,並贈送印光大師之法語「生——若生西方可與佛光壽同一無量無邊矣」、「死——學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則道業自成」。恭聆慧天長老開示後,回寺便寫遺囑給師長、同參及父母兄等,更將其私物供養長老及寺眾,且財物全部出,之後除少量的中藥外,謝絕一切醫藥及輸血,以堅定之信念,一心念佛,求生極樂淨土。

  自發病後,雖有病而無痛苦,其念佛之勇猛精進,勝於常人,大眾白天與見華師一同於念佛堂念佛,晚間輪班於其寮房陪念佛,十二日下午五時多見華師自行沐浴時,察覺下體有出血現象,向住持法師請求大眾為其助念,住持因而集眾,決定臨終助念的地點在念佛堂,幾位同參儘快佈置場地,同時請與本寺熟悉的醫師,到寺為見華師把脈,把脈結果為「單脈的走向」,恐不久人世,約八點多,全體住眾至念佛堂為之臨終助念,在大眾莊嚴之佛號聲中,見華師最初躺在臨時搬設的床鋪上,與大眾一同念佛,除有時有欲嘔吐之狀況外,其念佛聲字字清楚分明,中間還能喝水及上廁,後來更坐著念佛,於十三日凌晨二點多,要求要禮佛三拜,在無人攙扶下,自行禮佛三拜,爾後就坐著念佛,且時而讓大眾扶著禮佛、繞佛,住持法師恐其太疲倦,勉勵坐臥往生都一樣,主要是正念分明於是臥下,念佛不斷。更有法師們一直拜佛,佛力加持,正念往生。由於念佛念到很有精神,堅持要求回,免得大眾辛苦,故回由兩位法師陪伴念佛。直到見華師說雙耳聽不到,氣有點不順,乃靠坐在床邊念佛,此時她對住持說:「真的要走了,煩請大眾相送一程!」;有法師察覺她的瞳孔有放大現象,周圍人眾立即抬他到念佛堂,寺中長老叩大鐘三聲,所有住眾聽到後,立即搭衣到念佛堂為見華師助念。至凌晨五點二十分,見華師環看大眾一週,看著佛像,念到最後一聲「阿彌陀佛」聖號的「阿」字,就正念分明、安詳地往生了。與其同時出家的見觀師,六點在念佛堂助念,很傷心地在一邊角落哭著,但待他閉起眼睛的時候,卻看到見華師很歡喜的告訴他說:「你不要哭,我很好,你要快樂的念佛。」當天早上在念佛堂助念,與他同戒的見廣師與見豪師,聽到她跟大眾一同念佛聲音,八小時後移靈至靈堂,當晚照客師因想到白天忙,沒空為見華師助念,故決定為他助念一夜。當時他所坐的位置靠近大門,因疲倦,眼睛不禁閉了起來,卻見到左手邊有很亮的三道光,睜眼卻看不到,閉眼又看到了,連試三次,皆是如此。

  十三日至十八日,常住大眾輪班為其二十四小時助念,其眷屬、友人及知道此消息的法師、居士,也來為其助念。於其間舉行三天之「三時繫念法會」,迴向見華師蓮品上升,早日乘願再來,最後一天的法會時,見華師的大姊帶著友人夫人來為見華師助念,並參加「三時繫念法會」。會前於靈堂助念時太太見到見華師的遺相變成粉紅色,眼睛兩道光射向虛空;又法會時感受到見華師來向她道謝,並握住她的手,感覺是涼的但很舒服。連出殯時來捻香的體證法師,回去後也夢見華師變得很莊嚴,來感謝法師在他生前所做的幫忙。其臨終前後之狀況,雖有病而無痛苦,超乎醫學上所紀錄應有之種種病發情形,連前來驗屍的醫師都覺得非同常理,令人敬佩讚歎及感念三寶之不可思議,往生後七小時多,身體因神識之脫離,開始腫脹;經向長老們請問,長老表示無礙,最重要的是見華師臨命終最後一口氣,是正念分明念佛往生的。二月十九日出殯火化,翌日大眾於其骨灰,拾獲舍利及舍利花無數。其中不少是金色、白色、亮黑色及翠綠色的。二十一日依其遺囑,將骨灰送至大海,施予水族眾生。二十三日依律將其遺物,「以亡五眾物」處理,分予大眾。

  從九二一大地震到見華師的往生,令人深悟「生命無常、國土危脆」,縱有沖天大志,仍需做好自己的「腳跟大事」。見華師自發病至往生,前後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,所表現面對往生之勇敢、坦然與自在,及對彌陀淨土法門之深信切願、篤實念佛、往生西方,不僅給南林全體大眾鼓勵,亦上了最寶貴的一課。於此更深深體會師長們的苦心——對彌陀淨土課程之安排,終年不斷,週而復始;於行門上,督促大眾學習印光大師「竭誠盡敬,妙妙妙妙!」地加功用行,期大眾皆能當生成就,不虛此生。

  嗚呼!其人已西歸欣者其正念分明,生而無生,悲者是痛失僧才佛門損將不免悲欣交集盈淚滿眶早日乘願再來,婆,廣度有情。

(資料來源報恩網轉載民國八十九年四月「僧伽醫護」第七期)


您施善一分,可累積福報萬分

◎ 取捨巧偽  

()公案本文

  僧問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曰:「十二時中,如何行履,即得與道相應?」識起迷情於日常之行、住、坐、臥間,行履工用如何進行?)師曰:「取捨之心成巧偽。」取境、捨境均非所宜,若能住境不生心,始是圓融佛性,但若不能令汝心大死一番,獲得諸根不入諸塵境,心總會有取捨。如此,皆非真也。)

()玄祥釋解

 一•前言

  很多人心不清淨,常常以世俗的心態在玩這個心,有這種心態的話,就是隨自心意在造無量業。而剛要修行的人當從布施、持戒開始,在廣結善緣、持戒修行後,有機緣得個入處進入實修的層次。那開悟時,又要如何來修心呢?剛開悟之行者,心脫色身能入虛空,感知人天諸境界,覺知心歷歷,若不能修空觀即不得解脫知見,也就走到世間禪的老路去了。經行者修空觀時首當修學「空三昧」,即要空諸一切境,繼之修學「無相」、「無願」等三昧,故行者第一階段當修學空。空要怎麼修呢者不管覺知心真假,都不能理會、不能當真,也不用再去回憶其境相,應當像船過了無痕一樣來看它。二者對外所接觸的人、事、物當下,有心意念起時,當即刻能警覺而把心滅除之,此心不外乎貪、、慢、等五蓋心。開悟行者,起心動念都能觀其心之生滅,若還達不到此境,就是還沒打開本來,那麼要修空觀也修不來的。

   三者對世間營利、幹活事要能不取、不,居士修行人難在世間中做修行事,常常在該不該做,或者常面臨此事該不該等境界時,都不知如何來應對。真修行人若在心未淨盡前,行諸多弘教事,可說不該取而取,因道心,容易為諸魔、魑魅、魍魎所侵蝕而不知。若是取而做一些營利事業者更是離譜,這些人可說著魔有份。另外對一些順遂之意境,若不能暫讓心能入空無礙中,也沒有辦法證得空三昧。四者行者當沉默將養、守住空寂,在外顯耀各種境界,若也不住寂寞,慕名而來者眾,如此外來諸緣強來即會破壞修習空觀之契機;另行者內心的狂鬧世界,當自我調適滅除,狂心歇止即是菩提心現起的時候。

  總之,開悟行者在任運中,對一切內外境緣,要能夠不加以理會,把心守得銅牆鐵璧,都沒有任何縫,能讓內外境緣透入,如此才有點消息,能與空三昧相應。

 二釋題

  本公案名為「取捨巧偽」,「巧偽心」是凡夫情見,投機取巧心是一般人的心態,而此心態表現在取與之間。有時候你為了要使事情做得順一點、做得有效率點,會花時間去搞投機取巧心思。當然如果一個清淨心,所流露出來的法,那是乾淨俐落,不脫泥帶水的,功夫也是很好,這是率直之心,由佛心來顯其靈。但如果是做事避重就輕,去繁取簡或是偷機取巧的話,對我們修行是沒有好處的,一定永遠走不出來。修行本來就是要率真,不要有虛偽不實在的,開悟行者在任運之間,都是要徹底把習氣推翻。

  很多人修心中心法後回到從前,從前最不如意的影像現了,那時很在意那個很不好的、很難過的境,再重現出來的時候,你的心就很害怕、很慌張,但是你不要逃避,也不要用法來把它轉,你要練得面對它不取、不,沒有恐懼、沒有害怕心。要證得解脫,對一切法的心態該如何呢?能對境不取、不,不能投機取巧,不能隨你不真實的心,做一些取捨事。取者即不取一切境,不執著一切境,不要惡境不取,好的、喜歡的、慾望的才會去取。者是捨棄不好的境。譬如說心裡面起了一個邪念,非常邪惡的念頭,你就很害怕,趕快把它丟掉,這也是的法門,當要無罪惡地面對,才是所謂不

  前幾天聽到第四台講有個藝人中風,最後連話也不會講,要從頭學起,學習怎麼講話,但奇怪的是,以前熏習的「三字經」(罵人的話)卻記得很牢靠,不曉得這生了幾百萬遍,所以溜得很,他並沒有忘掉,此三字經實在得太厲害了。有時候我們無明罵人罵慣了,動不動就講出來,這種現象,一個修行人是不可能這樣的,要想辦法把它去掉。要的心就是有害怕,善的你要去取,惡的你要把它拋棄,這些心都不對,也不必要,善不要去取境,惡也不要拋棄,要看著它,看它怎麼樣?只要你有一個要拋棄境界的心,你就著了相,那要練到什麼境界呢?練到什麼都不

  在「禪修與體驗」那本書上,有同學就寫一段,當她在大悲法會中,觀世音菩薩佛號時,唸著唸著觀世音菩薩相就現出來,起初沒有什麼警覺,後來一想,不對呀!這相不能執著,一念之間就醒過來,那相也就沒有了,他的意思是說不要著相,一覺醒來菩薩相化滅,這樣有沒有著相?不著那個有相,但是著了另一種無相,這就是捨去法相。在禪修中或在什麼境界之中,見了好的相或不好的相,都不要去執著它,不要取、不要,這樣才是如不動。要怎麼練呢?因為體性不現,所以才要練,你清淨的體如果現的話,就不必練了,它自然就有不粘的功夫,只是它還沒有看到體性清淨現出來的時候,你就用自己妄想習氣的心去抓那個境,所以害怕習氣在先,實際在修的時候,在體性還沒有現起,還不能夠不粘的時候,你不得不用佛法提醒你自己,這個境不要執著,那個境不真,像剛剛我們講的,我的心如果住在空之間,就沒有地、水、火、風這些相,因為做不到,所以常常要提醒,甚至於《金剛經》中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能夠遇事念一念,口號呼一呼的,以便做心理建設。修行是很真實的,是跟你的心在打肉搏戰,不是耍嘴皮子,耍嘴皮子也沒有用,還是要真實的去面對你的心態,不要有取捨巧偽心,這不正常的心要推翻掉,徹底的推翻後才能改造心地成功,六祖講:如果面對一切法能轉它,不留情的話,你才能證到那伽定(龍定),才不會被諸境轉

 三語體文解

  僧問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說:「十二時中,如何行履,即得與道相應?」十二時中是中國的算法,如果以天竺的算法,白天有三個時辰,晚上有三個時辰,應該是晝夜六時。中國的算法是二個小時為一個時辰,所以說是十二時中。在十二時中,行者在做什麼事,離不開行住、坐臥等事,也就是說不管何時都要來做行履工用事。「如何行履」:「行」可分為兩方面來解釋,一個是行為的行,一切行為都是來自你的心意念在控制它、指揮它,所以你的行為要注意,好像走在薄冰上或走在懸崖的地方,我們自己要戰戰兢兢的去觀你的心,面境時是起什麼心態,如為什麼會有這個邪念生起,你心有邪種子毛病,它對哪個境就會起了邪的念。如果從心識來講的話,個人看外境所現的行為,可以說在修第六意識心病。二是內心所起妄想、煩惱的心行,要滅它可以說在修第七意識,內在的七識妄想,會執著阿賴耶識(八識)的現象為真,這就是我們心在保護任運期中,在行之間要用功的!

  怎麼來做行履「即得與道相應」呢?這裡的道是所謂初道,初道當然先修得空解脫門,修得空解脫門即能與道相應。行者剛開悟時心還不清淨,且又心通歷歷,知天上及人間事,業障頻現,該如何來修呢?按語說:識起迷情於日常之行、住、坐、臥間,行履工用如何進行?緣起於現象界裡面的,但這時候行者佛性又已經現了,所以說又兼帶本體界,行履工用要如何進行呢?以前我曾舉出初悟行者行履工用口訣,口訣共有十條,每佛弟子要能著魔,都要依此口訣來修,此口訣是:() 心念平凡,不露身分。() 心外無法,不墮惡道() 忍受輕賤,守住自己。() 舊債清償,不造新殃。() 隨順眾生,滅除我執。() 平等性智免除災病() 妄想覺知,不辯真實。() 不尚玄談,力行眾善。() 狂慧不著,不立文字。(10)諍無辯,滅除法執。此口訣從()(10)都是有次第的,依次能做到也即能與道相應了。(詳行履工用口訣)

  文益禪師就說了:「取捨之心成巧偽」。文益禪師是華嚴宗的開宗祖師之一,他簡單提出悟後行者,對一切順逆諸法,不能有取捨心,有取捨心態即犯了取巧、虛偽之障道法,不得證入空三昧中。你的心對一切的好境,會投機取巧而取,百般就是要取那個境。對一切不好的境,就想要把它捨去,可怕的境就把它捨棄,如此那心就不真了,不是率直心了。古僧大德曾言,任運中不得法,以法治法,永遠沒完沒了,若也能住空境中,做忍辱波羅蜜事,讓心赤裸裸地面境,有習相應,即能覺而調伏之,如此朝日任運騰騰,昏黃騰騰任運,終能獲得自性清淨體現。禪師簡單一句話就是告訴你,在保護任運中修行時,對一切境不要有取、有的妄念,有的話就不真實,你心怎麼任運都任運不回來本真處取境、捨境均非悟入空的手法,若能住境不生心,始能令汝心大死一番,這心要大死一番,心要能死掉了,始能面對一切境無礙,自然就得解脫了。又如凡夫悲痛,悲痛到極點,悲痛即轉薄,因心在最痛苦的時候已經死掉了,就不會再痛苦了。故行者要面境取捨地修,率直的面對境界修,這樣的話才有辦法能讓一切境左右不了你。

(—法爾禪修中心講於龍潭)

◎ 輪迴轉世的事蹟

  某日,有母女二人一同前來越智啟子醫生的醫院求醫。其女兒從孩提時代就有「自己無法產子」及「自己不能結婚」等原因不明的恐懼心。處於醫學用語上所講的神經不安症的狀態。

  對此,通過回憶前世的治療方法調查原因,終於明白了此女孩曾經有過在埃及生活的前世。所看到的情景是:「自己是一個十八到十九歲的女孩,有一個廿歲的男朋友。她懷上了男友的孩子,但是男友出於個人的理由不允許她生。不得已含淚而墮胎。那時通過朋友的介紹找到了一個老太婆幫助墮胎。那個老太婆調配的墮胎藥太過強烈,結果造成她與胎兒一起含恨而死。」而且那個時候調配過墮胎藥的老太婆,在本次人生中已經轉生成為女孩的親生父親。也許為了原諒這個老太婆(現在的父親),女孩在本次人生中特意挑選轉生為他的女兒。明白了這段因緣之後,「我為什麼總是與那麼慈祥的父親頂嘴?」女孩終於決定原諒過去的那個老太婆。

  前生中的男友,精神上受到女孩死亡的刺激,在悲痛之餘由埃及移居英國。那個男友不知何因在本次人生中已經轉生為女孩的母親,母女兩人此時恍然大悟。「怪不得與其說我們是母女,實際上卻好像是戀人的感覺。」此外,母親也像觀看電視連續劇一樣回憶起了自己的前生。母親與現在的丈夫在比埃及時代更早的前前世中,曾經作為夫婦在中國生活過。然而,在那次人生中,母親是男性,現在的丈夫當時是女的。由於男方的母親反對,兩人未能正式結婚,並且各自與他人結婚。但是不久兩人都在戰爭中失去了妻子與丈夫。

   當時,母親(那時是男性)也在戰火中臉頰受傷。今生中與當時受傷的相同位置上長出了黑疵。母親微笑著說:「我原來很討厭這顆黑疵,看到前世之後變得喜歡它了。」此後,兩人在戰爭結束後偶然重逢,儘管只剩下了極短的人生,卻最終實現了自己的願望,(正式結婚)渡過了幸福的晚年。那時兩人立下重誓,「如果再次轉生為人,將從人生初始結為夫婦。」等她們完全明白了自己的前世的兩個星期之後,母女兩人再次來到越智醫院。其女兒說:「從那以後,與父親的關係變得自然融洽。最近經常說話,父親好像也很高興。」她已完全從前世的創傷中解放出來。在這個治療過程中,她的自己無法產子及自己不能結婚的恐懼心也隨之消失了。

摘譯自飯田史彥的「生命的本質--我們為何而生存」日本PHP研究所出版﹝轉載自明慧網)


歡迎您完整轉寄本報,將慈善資訊介紹給您的親友,但未經授權請勿轉貼節錄於其他用途。

中華佛教善緣慈善會電子報是由中華佛教善緣慈善會製作發行
所有內容著作權屬於中華佛教善緣慈善會及相關著作權所有人

《 中 華 佛 教 善 緣 慈 善 會 》 
統一編號: 99742167  郵政劃撥帳號 01889135
800 高雄市中正四路 53 號七樓之四  
愛心專線: 07-2016618 投稿傳真: 07-9556358
與我們聯絡: mailto:buddha_mag@hotmail.com 
立案證書字號: 內政部台內社字第 0930062210 號